2009年10月2日星期五

昨天看法国电视台晚间新闻对60年庆典的报道十分失望

昨天看法国电视台晚间新闻对60年庆典的报道,十分失望,尤其是电视一台,全是清一色的阅兵镜头,解说词也是“共产党政权在天安门展示军事力量”,华美的群众游行和具有艺术震撼力的晚会全无踪影。电视二台除阅兵外,也只播放了一个群众游行远镜头,更多的笔墨放在戒严以及街头民众发牢骚上。这样的节目难道能够促进法国观众对中国的理解吗?中国已多年没有举办国庆阅兵和游行。中国人有权利庆祝自己的节日,有权利高兴,有权利展示自己的军力吧?想想中国人又是如何报道法国国庆阅兵的隆重场面的呢?先不用去问中央电视台,我本人就怀着兴奋和喜悦做过文字报道。问问中国百姓如何看待法国国庆阅兵,许多人一定说,好看,壮丽,满艺术的。
我热爱法国,虽然法国经济不振,但其许多国内政策和思想文化上都有许多可以为中国借鉴之处。前天在与《环球时报》年轻编辑的通话中,我还告戒,千万不要向一些浅薄的西方记者看齐,把对法国的新闻报道“政治化”,应让中国百姓了解一个全面的法国,应学习法国的先进之处。我还对这位编辑说,我是理想主义者,我相信,只有各国各文化间只有通过相互尊重和学习,才能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我还对他说,中国的进步是巨大的,但也是刚刚起步,千万不要翘尾巴,要虚心地向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学习。
但说到对外政策却让人冷静。国家利益第一本就是外交的要旨。而扩张性、自私、傲慢等又是西方对外政策的历史性弊端。所以大可不必寄希望西方国家对中国好,都是利益第一,惟有争取双赢。对于为政治外交服务的某些浅薄西方记者,在其对中国报道上,我不得不嗤之以鼻。好在法国不乏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
建议给法国电视一台和二台晚间新闻编辑写信,提出我们的质疑。
(文/史小帆)

欢迎大家参加讨论,直接回复此后。如果愿意用法语发表看法或者翻译,请联络本人。

续:YTQ朋友对小帆此文的一些回复。

---LU:这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是一脉相承的!有什么奇怪!难道西方-- 因为不只是法国-- 还能写出另样的报道?

记得,我们在讨论西藏事件的时候,也讨论过;别忘了历史,西方除了承认不可回避的事实,剩下的就是原殖民者的“酸葡萄”味,和恐惧感!从他们的“启蒙派”思想出发,自由、平等、博爱已经成了摇旗呐喊的“幌子”,只对外,不对内;只衡量别人,不衡量自己。他们忘了自己是怎么发展过来的?难道,仍然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逆来顺受,摆出一副挨打的架势,就是他们所希望的?

话说回来,我们要考虑的,除了他人的反应,还有,怎么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大规模的庆祝,宣传的重点、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现实......



----XU: 即使是群众镜头多又怎么样?都是组织去的,而且戒备森严。很不喜欢。

---LIU:从08年以来习惯性地为此类新闻而感觉非常愤怒和好笑!

西方列强靠到海外世界各地去打仗来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中国不这么做,代之以国内的阅兵仪式,目的只出于自卫,保持威慑力量。

这一点都咽不下,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精神那里去了?

---XIA:至今没有看到法国电视台的报道,不知道具体情况。

对于比较多的外国记者带有歧视性的报道已经见怪不怪了; 感觉这是他们长久以来的观念没有演变,还有一些基本的形态意识毕竟和我们有一些差别,并不一定是完全敌视中国。

肯定我们都希望别人只看到我们的优点和长处,给自己做正面宣传。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多听听批评的声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不是一件坏事情。关键是客观吧,如果他们不客观,那就是职业素养有问题了。

---L;我去希腊、比利时。和欧洲人接触,更深刻的理解了

1.什么叫欧洲中心论。马克思也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因为他只有从书上了解中国。

2.大国恐惧症。因为欧洲500年来,一年灭一国,五年灭一族,迄今为止还有二十几个国家。所以,对大国又恨又妒。

3.政客缺乏耐心。因为是轮流执政,所以,没有什么定见,也谈不上战略眼光变成方案。以法国为甚。

4,法国玩的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苏联的和平成就了另一个超级大国,中国的和谐想必也是如此。

中国发展很快,但都用于军事了,——这就是当前许多政客的逻辑。

如果中国没有发展,则欧洲人对中国人(包括达赖)是不会感兴趣的。

---LIX;看后很感慨 难以想象 法国电视台会忘记法人那么多思想家的教诲 以偏见与傲慢损伤自己形象 相信这些人不配代表法兰西伟大的传统与文化 我爱真正的有教养的法国人

---YIE 呵呵,你这位朋友挺可爱的。

那游行和晚会“华美和具有艺术震撼力”?!我倒是觉得是咱们青少年时代的翻版呢,没想到如今的新一代也经历了我们的二遍苦。好赖那会儿与世隔绝的学生不少还有盲目热情,你看如今连笑脸都难见,有也是演出来的,不过这大概算是比我们进步了吧?
听到国内的朋友抱怨可不少:从前狂欢可没有从头到尾都是编排好的。小时候国庆晚上放烟花天安门广场随便去,还记得满长安街卖糖炒栗子,4毛钱一斤。

---Lily:60周年国庆阅兵游行有感:

1、 当我怀着期待的心情从北京时间早8点开始等候收看国庆阅兵游行的时候,是抱着一个成年中国人的心态。中国走过的这六十年很不容易,国家不容易;人民不容易;军队不容易;执政党不容易;政府不容易···所有的不容易只有这一过程的亲历者才能真正的和深刻的体会。这些不容易有些可以言传,有些只能意会。但是我们毕竟走过来了!国家没有垮,没有倒,没有形成分裂,人民没有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执政党没有颓败,还在希望掀开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所以走过60年后的今天是值得期待的。也许对40年后的明天会是一些昭示!

2、 60年来国家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国事庆典的预算历来十分庞大。这方面老百姓的话语权从来就是缺失的。既然作为纳税人已经被动的贡献了剩余价值,那我们何不理直气壮地享受一下视觉和精神的回馈。毕竟用2个小时集中梳理整合综合国力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时刻,何不认真观赏,冷静思辨!毕竟是值得的!

3、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否存有普天同庆的情结,祈望获得全方位的尊重和认可。其实中国人的庆典中国人的欢乐中国人的成就不需要别人的评判褒奖为其定性和定位。一个自信的民族,一个坚强的民族,一个勤奋的民族迈开自己的步伐走好自己的路是第一要务!中国人的答卷需要期待外国考官来评判吗?!老外说好我们可以高兴,老外不说好我们也应该可以自信!庆典究竟好不好何须拿望远镜向外看?从近日欢度节日的中国老百姓的表情看,北京的阅兵和游行普遍让人感受到振奋和骄傲!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容易了,于我已是相当感恩惜福啦!

4、 本次阅兵应该是庆典中的核心,令全球瞩目、令国人期待的焦点。毋庸置疑军事力量或称军事打击能力及规模是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含金量最高,可供解读的内容最多。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哪层意义讲外电给予高度关注和集中报道都可以理解。至于报道的出发点和角度如何不同就悉听尊便吧。正像农民工堂而皇之坐在昔日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光顾的殿堂上会令不少人感到不舒服不愉快吧,况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会比前面的差距要更甚吧?

5、 回顾和总结前60年的历程有助于支撑后40年的航程和规避风浪中的暗礁。我在想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度刚刚度过了60岁的新生。从这悬殊的数字对比中应该思考的东西很多,应该做的事情更多。60年一个甲子放在人生的参照系中不算短,放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却是瞬间。真理只有一个“发展才是硬道理”!

审问、慎思、明辨、力行。国强,民慧,军威。

----COL:“中国人有权利庆祝自己的节日,有权利高兴,有权利展示自己的军力吧?

当然,当然!中国政府有权力代表中国人展示高兴!

当然,中国政府有权力展示自己的军力给外国人看,更有权利展示自己的警力给中国人看!

它有干它想干的所有的事情的权力,它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它代表中国人展示三个高兴中国人都不会拿它当回事!

红色政权嘛!不怕血流成河!

枪杆子,笔杆子(平面的,立体的,彩色的),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靠的就是这两杆子!

西方国家的政党就没这两下子,只能靠选举,结果是既不能夺取政权,也不能巩固政权。

---WEI 说的很好!

不过,每当世界均势变更时,那些昔日的所谓贵族总会醋意心态对待后起者,不必太过在意,反而应该担心过于奉承分饰我们。

舆论大都体现国家利益,没什么公正客观而言,鸡蛋里还能找到大骨头呢,呵呵,他说他的,俺干俺的。

当然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响亮的声音。一点浅见。

---JAC 记得法新社在报道50周年阅兵时,曾将“同志们辛苦啦!”这句问候,直译作“Vous avez travaillé très dur!”。啼笑皆非之后,感受到的是暗含的讥讽之意。当时法国媒体上,对此曾有过讨论,企业界一位人士(中法混血)认为,准确的译法应为:“Vous avez du mérite”。

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无非是想说明,这是西方的一贯做法。对外国媒体的对华报道本不应该抱希望的,法国诗人维尼说的“希望等于失望”,大抵也是这个意思。至于《环球时报》年轻的或不年轻的编辑们,我是素来不敢恭维的。

我国的对外报道技巧、西方对华报道刻板印象的由来等,则是我回国后主讲的一门课程几十小时的基本内容,三言两语怕是难以说清楚。在一个“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年代,至少,专业主义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以为。

没有评论: